banner1

首页 · 留学规划 · 热门专业 留学规划

国际教育多年观察:精英家庭该如何培养孩子

发布时间:2024-09-03 作者:留学美国网     来源:留学美国网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故事,相信读完这个简短的事例我们能够从中领悟现代学生为什么会选择躺平,与其说是躺平,不如说是更聪明!

 

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位奋战在国际教育领域十余年的一线教师,他曾是上海某公立学校国际部的老师,在学生时代也是一位学霸,毕业于上海交大。

 

“做教师之后,对教育的理解随着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变得越来越深入”

 

“尤其是这些年,大量的中产小孩,不单是养残了那么简单”

 

先讲一个初二学生的故事(相信也是无数初二学生的同款)

 

 

01 一个家人眼中不上进的孩子

 

他,从小聪慧过人。

 

他,从小多才多艺。

 

他,一个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这一切从上了初中开始转变,以下采用其家长阐述:

 

学习:

 

小学时:遵从家长安排,作业学习从不耽误,学校成绩也很不错。

 

初中后:成绩稍有下降,勉强在市重点的边缘,作业在校期间全数完成,回家后不再进行学习。

 

社交:

 

小学时:和同伴玩的机会多,对社交活动会做非常兴奋的准备。

 

初中时:之前的同学很难约到,家长想要带他出去玩也都拿读书忙等时间不足的理由拒绝参加。

 

阅读:

 

小学时:闲暇时间会读许多超越年龄段的书籍,像《西游记》等。

 

初中时:酷爱网络小说,基本都是付费阅读每天达到2-3小时。

 

体育:

 

小学时:学习网球,每天练习,也喜欢和家长打羽毛球。

 

初中时:除了少数和同学打篮球之外基本不再参加体育活动。

 

 

02 孩子常说的三句话

 

相信大家都能有所感受,很多家长无比烦恼的时候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来看,自己做的没有任何问题啊。究其根本,造成这种家长无奈、孩子无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因为双方的视角不同。

 

比如下面三句话就是这个孩子常说的,同时可能也是无数孩子的心声:

 

第一:我就要当下

 

这句话很大程度上深刻影响着现代环境下成长的许多孩子

 

跟以往相比,物质条件丰富的当下已经很少出现吃不饱的情况。如果说可能缺乏什么,最有可能的就是精神方面的成长,机械式的学习固定的知识已经与人的需求出现了差异,过去我们的学习可能是为了求知或者是谋生,而现在读书更多是为了竞争。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竞争未必是为了未来能够获得什么明显的优势。

 

如果把读书当做某种个人梦想的实现方式,但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同质化的教育培养的孩子比较少能拥有什么梦想,躺平似乎是很自然的。

 

 

第二:你什么都不懂

 

我们都知道家庭想要正常,亲子沟通就不能缺少,但是沟通也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对于中产家庭来说这是一个很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其原因是在于很多父母是生意人,很忙,同时也容易把在公司或者行业内的行为习惯或者待人方式带到家庭当中。再加上双方的认知差异,想要互相理解平等对话就很难了。

 

有些时候家长想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喜爱或者感受的时候就很难,孩子也有一定的反馈,不过通常不会超过三句。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其实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自信,特别需要尊重,需要肯定,需要一个酷酷的爸爸妈妈,从他们身上获取新的知识。

 

当然,家长不可能精通小孩子的东西,不过偶尔听听,聊一些有意思的片段,分享一些感兴趣的作品,这些都是办法。

 

第三:我没空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和孩子一起,出门走走或者参加什么活动,总能听到我没空这三个字。很多时候这只是托词,这种情况下并不是要解决某种问题,而是需要用更多耐心和更细致的观察来对待。

 

 

03 做父母,也要给自己升级认知

 

第一重,必须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理解非常重要,有了理解才能有沟通的可能。

 

这一时期单纯的表扬可能不再具有激励效果,想建立自信往往来源于优势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得到权威的尊重。

 

想要做到这一点,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交流对象,而不是“一个孩子”。

 

根据孩子的特点来看,在阅读方面有不少经历,可以尝试鼓励孩子在与文字方面相关的工作,比如网文写作,更有可能获得他人的认可。

 

当一个孩子开始着手于构建一个独立于父母之外的属于自己的世界的时候,他的梦想就有施展的可能。

 

这才是驱动青年人敢想敢拼的动力。

 

第二重,要明确,玩学并非对立

 

根源在于读书没有乐趣,玩不能学到知识,在传统意义上来说学习知识的乐趣没有玩更快更直接,而传统的玩也确实没办法学习很多现代的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读书自然枯燥,而玩的价值也被大大剥削。

 

我们其实可以发挥一定的想象空间,将学习与玩结合,这一点在学习化学或者生物方面很容易结合,而其他的像古文、诗词也都可以采用玩的方式学其精髓。

 

第三重,社交是青春期最重要的事之一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提出自我优越的需要,在青少年身上体现的尤其明显。这一时期的孩子属于既需要关注又非常敏感。

 

这个时期孩子主要的目标就是找到同伴,寻求独立,同伴的影响力比家长更大。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们可以主动出击,帮助孩子组织起一些一块学习或者玩伴。

 

不建议找学霸,因为很大可能会适得其反,需要的更好是能力和水平相差不多的学生。

 

这里的第三重只算是在前两重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变争取主动,对于前面有所缺失的家长朋友来说起不到太大的效果。

 

故事的讲述者是一名父亲,非常能够理解家长的焦虑,同时也是一名教师,经过这十几年的沉淀最终发现,人生漫长,急功近利往往适得其反。

 

比如文章中提到的男孩,这个暑假家长帮他找了同龄的孩子一起玩,不过可能因为之前的亲子关系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起到的作用很有限。有些时候教育很难看到短期成果,把视线拉长或许很多变化是可以很惊人的。

 

最后简单总结

 

父母最大的成就就是放下自己吓自己的担忧,平常心面对。

 

所以,与其有时间责怪孩子躺平,不如想想他起来又能做成什么,以及这个目标值不值得他爬起来。

相关文章: